1.《魔戒:咕噜》(2023)

作为《指环王》IP的衍生作品,这款游戏被玩家戏称为“史上最差IP改编作”。游戏以咕噜为主角,本应展现其复杂的内心世界,但实际体验却充满Bug、画面粗糙、剧情单调。玩家吐槽其攀爬和潜行玩法重复枯燥,甚至角色动作僵硬到“像木偶”。更讽刺的是,开发商曾宣称“游戏将展现咕噜的人性挣扎”,结果玩家只感受到“程序员的挣扎”。
2.《乌托邦之城》(2024)

这款“复古”游戏以均分23分登顶Metacritic年度最差榜单。它实为2006年欧洲地区的老游戏,2024年突然登陆Steam后,画面甚至达不到2006年的平均水准,建模粗糙、贴图错乱,玩法更是毫无新意。外媒评价其为“缺乏想象力的教科书级失败”。
3.《闪回2》(2023)

作为1992年经典游戏《闪回》的续作,玩家期待值拉满,结果却因“灾难级首发”翻车。游戏充斥着恶性Bug,例如角色卡墙、任务无法触发等,甚至被调侃“闪回的不是剧情,而是程序员的噩梦”1。其玩法也停留在20年前的水平,被批评“早该被时代淘汰”。
4.《浩劫前夕》(2023)

Fntastic工作室用虚幻5引擎搭建的末日世界,让玩家见识到了次世代画质的全新定义方式:贴图如融化的蜡像般扭曲,僵尸AI比盆栽更具生命力,服务器在发售首日就开启了永久维护模式。更魔幻的是开发商在暴死四天后光速跑路,用行动诠释了"电子诈骗"的终极形态,Steam被迫启动游戏史上最大规模退款。
5.《自杀小队:杀死正义联盟》(2024)

华纳的DC漫改大作本被寄予厚望,却因“服务型游戏”的强制设计翻车。游戏剧情强行黑化正义联盟,战斗重复枯燥,而微交易系统却异常“精致”。玩家嘲讽:“氪金系统是唯一完成度100%的部分”。
6.《乐一通:疯癫体育世界》(2024)

这款合家欢体育游戏因“反向创新”上榜。角色动作迟缓、物理引擎崩坏,甚至出现“角色穿模打空气网球”的滑稽场面。外媒毒评:“它让上世纪90年代的迷你游戏合集都显得像杰作”。
7.《灰山事件》(2023)

标榜“外星恐怖生存”的独立游戏,实际体验却是贴图粗糙的密闭场景、AI智障的敌人,以及毫无逻辑的剧情。玩家戏称:“通关后唯一的恐惧是浪费了5小时人生”。
8.《三国杀》(Steam版)

这款经典桌游的Steam移植版因“吃相难看”被刷至差评榜首。游戏保留手游的氪金系统,武将皮肤售价堪比3A游戏,却对外挂和脚本视而不见。玩家怒斥:“重氪、摆烂、杀熟,完美诠释‘坑杀’”。
9.《E.T.外星人》(1982)

当霍华德·斯科特·沃肖收到六周期限的死亡通牒时,他可能没想到自己将缔造游戏史上最昂贵的失败。这款与斯皮尔伯格电影联动的游戏,用满屏的像素色块堆砌出连开发者都难以解释的诡异场景:外星人在深井里随机瞬移,科学家化身人形路障,玩家在反复坠落中体验宇宙级绝望。雅达利将价值2500万美元的卡带埋进新墨西哥州沙漠时,也为整个北美游戏市场立起了墓碑。
10.《量子误差》(2023)

这款太空恐怖射击游戏试图融合《死亡空间》与《生化奇兵》,结果成了“四不像”。玩家需重复刷素材升级武器,而敌人AI却只会直线冲锋。外媒吐槽:“它的恐怖之处在于如何浪费了40小时”。
这些游戏失败的原因大同小异:
- 技术摆烂:Bug频出、优化稀烂,甚至不如十年前的画面;
- 设计敷衍:玩法复制粘贴,缺乏核心创意;
- 商业贪婪:重氪金轻体验,把玩家当韭菜;
- IP消耗:透支经典IP口碑,透支玩家情怀。
玩家的差评不仅是愤怒,更是对行业良心的呼唤——游戏可以是商品,但绝不应是“废品”。
相关文章:
红月手游——阿基拉的技能介绍04-19
那些我们错过的6元限定皮肤,粉粉嫩嫩真可爱,爆裂喵拳强势登场04-19
《丝路传说》 战士职业深度剖析:如何成为战场 “永动机”04-19
王者荣耀:重温典藏之路,那些年我们的第一批荣耀皮肤!04-19
幻兽帕鲁服务器参数怎么改 幻兽帕鲁服务器参数修改方法04-19
王者荣耀:解锁大乔的无限可能!教你成为团战的关键人物!04-18
向僵尸开炮最新游戏攻略04-18